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中心>详细
“先上学后付费”,中国的大学敢不敢试试?

 

    虽然Lambda School到现在成立不到两年,毕业生的长期发展还有待观察,但目前的就业数据和风投的青睐,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育投资模式。

 

    中国大学敢不敢试试收入分成

 

    与美国大学相比,中国一些大学不仅教师水平差,课程设置落后,对学生就业更不上心。很多大学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只能证明高校就业率造假已是公开的秘密,早就成了笑话。

还有一些人承认就业难,但同时强调“上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是为了长见识,做事不能那么功利”。

 

    上大学的确不光是为了找工作,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力资本”,但学校需要明白,学生花费三、四年的时间、学费和生活费,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他们有权知道一所大学真实的就业率是多少,学校的文凭是否物有所值。

 

    专栏作家卡西迪表示,在人力资本理论风靡之前,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高等教育起到的是过滤作用,是一种筛选工具,它根据资质对人群进行分类,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用人单位。

 

    通过完成四年学业,学生可以向潜在雇主证明,他们具有某种程度的认知能力,能够完成岗位任务并能进行团队协作。但是大学教育并不一定会向学生灌输用人单位所需的具体的工作技能,或让学生更加高效。

 

    因此,在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的今天,高校更应该不断优化课程,加强就业指导,用事实证明读大学物超所值,反击读书无用论,而不是粉饰太平,感叹人心不古。

 

    如何让高校动起来呢?美国的收入分成协议值得借鉴。收入分成,学校的利益和学生就业有了更紧密的联系,真实的就业率也会渐渐浮出水面。只是不知道国内有几家高校敢这么做。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